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截至2020年全國已有907所成熟國際學校。即使今年“雙減”政策對教育的嚴格管控,國際學校的數量仍然持續上漲,在2021年的秋招中,全國新增14所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的建立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最近在北京召開的“兩區”建設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教委發布了一則有關國際教育的重磅消息。在北京市教委出臺的《北京市國際學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中,新建立的23所國際學校已有10所學校投入使用。
北京市教委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潘芳芳介紹,《三年行動計劃》堅持擴大教育領域對外開放,服務“兩區”建設人才引進需求。精準對接區域產業布局,在“三城一區”及朝陽、海淀等人才引進密集地區新布局一批國 際學校,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有效營造“類海外”教育環境,提高北京市國際教育的供給 能力,為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兩區”建設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教育服務保 障。同時,優化國際學校布局,均衡各區域國際教育的發展。
為了有效提升國際教育供給和質量并滿足對國際教育的需求,北京市教委于2019年提出并實施了《三年行動計劃》,這個計劃可總結為兩點內容。
1、擴大北京國際學校覆蓋區域的范圍
這個計劃在實施之前,北京原有的國際學校主要分布在朝陽、順義等外籍人員集中區域,而實施之后國際學校覆蓋范圍達到北京13個區(通州、懷柔、密云、大興、豐臺、朝陽、昌平、順義、房山、石景山、海淀、西城以及北京技術開發區),且增量主要集中在新規劃的區域
2、新建成的國際學校可分為兩類:市級和區級
第一類是利用市級優質校資源開展國際教育,這類國際學校主要依托名校來繼續進行優質教育的建設,共12所。其中通州、懷柔各2所,密云、大興、豐臺、朝陽、昌平、順義、房山及石景山各1所,全部為公立學校在高中階段建立中外合作辦學,也就是家長們更熟悉的公立學校國際部。
第二類是區級國際學校建校計劃,這類國際學校以社會投資為主,既有公辦,也有民辦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擬定建校共11所。其中朝陽3所,海淀2所,西城、豐臺、順義、昌平、懷柔、北京技術開發區各1所。
在學段上,這11所學校既有單獨的高中,也有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這其中,清華附中主辦的位于稻香湖兩所學校已率先開學,北京161中學的新校區已于去年開門,但規劃中的國際部目前還沒有開設或招生的消息。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教委明確鼓勵各學校借鑒國際先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模式與評價體系,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國際學校辦學模式、教育結構和育人模式。支持學校在教學模式、辦學機制等方面開展創新探索,創辦出中外融通,同時又具有中國特色的優質國際教育品牌。
家長們為孩子擇校時除了需要考慮孩子的個人意愿,還要考察國際學校的入學要求、教學質量等方面。在11月27日由國際在線教育頻道舉辦的北京國際學校擇校展上,將會有專家對教委新出臺的政策進行全面解讀,為家長們答疑解惑。同時家長們可以在現場咨詢各個國際學校信息和學校招生信息,根據家長和孩子的升學意向進行擇校規劃。
以上就是《雙減”政策下,國際學校有沒有什么變動?》介紹。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