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提到擇校,我認識的杭州媽媽Jenna曾經無奈地跟我講過一句話:
杭州,離上海太近,離天堂太遠。
沒辦法,杭州牛娃很多,可國際化教育資源實在太匱乏了!好多家長費了很大力氣幫孩子擇校,最后還是只能去上海國際化學校讀書,勞碌奔波不算,還大大增加了擇校難度……
不過最近,孩子將來也許不用去上海了。
2024年杭州家門口有一所K12國際化新校要開學,連忙跑去還在建設中的校園探訪,結果一見傾心:這所杭州鼎文學校投資超過15億,占地足足400-805-3685畝的校園,又和校長們聊了4個多小時,今天的文章里,就把鼎文的第一手信息帶給大家。
400-805-3685人的劇院,400-805-3685畝的校園,連游泳池都是50米8道國際級賽事標準泳池,比大部分學校的游泳池大一倍!
光是籃球場就有10個,網球場有8個,還有5個壁球館,擊劍館,高爾夫練習場,馬場……
因為學校就位于錢塘江畔,會建設一個水上運動碼頭,有一段錢塘江邊的護塘河專門“劃給”了鼎文用作皮劃艇學習,孩子們不用出校門就能享受水上運動的樂趣:
家長最關心的宿舍也非常豪華,孩子從小學1年級開始就可以申請寄宿,初中后則全部建議寄宿,到了高中會有雙人間,讓高年級孩子有更多個人空間專注學習;
還有一個特別貼心的設計:小學生如果選擇寄宿,家長每周可以有一天免費住進學校的“國際交流中心”按照五星級配置的酒店公寓,“免費陪讀”,和孩子享受親子時光。
這樣既可以滿足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幫助孩子逐步建立獨自生活的能力,又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
此外,國際交流中心也是舉辦各種標準化考試、講座活動的場所。
看完豪華的硬件,讓我們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鼎文的校園里的兩個充滿情懷的細節:
細節一
他們在校園藏了一套代表中國智慧的“七巧板”,不同學段、功能都有自己的“代表動物”,比如--
赤狐代表小學階段,這個年齡的孩子充滿好奇又需要循循善誘;
藍熊代表高中階段,靈敏機警,善于探索……
既概括了不同年齡的特征,又寄托著對孩子們的期待;
細節二
他們借鑒哈佛大學內一座有名的校門的設計,樹立了一個“禮儀之門”,據說將來每位畢業的鼎文學子都要走過這個“禮儀之門”,正如錢塘江匯入大海一樣,從此走向世界舞臺。
這也蘊含著鼎文的教育理想:希望每個從鼎文走出去的學生,都在自己的領域取得頂級成就,成為“根植中國,勝任全球,博愛世界”的人。
杭貝創校校長、香港弘立書院主任…
創校團隊自帶“學霸基因”
對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基礎教育有切實了解的人都知道,在真正的海外頂級名校,除了“全人教育”的普適理念,‘學術壓力’其實也是遠遠高于我們國內的,只不過這種壓力不是去刷試卷、跟別人比較的“內卷”,而是不斷超越自己。
正因如此,杭州鼎文學校“重新定義”了國際化學校的辦學核心——學術為本。
朱捷理事說:
鼎文把‘全人教育’視為底線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綜合素養完備和人格健全的人,這是我們的‘底線’,滿足這個底線以后,還需要讓孩子具備追求卓越的‘本錢’。
對于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講,學術基礎也許就是我們的‘本錢’,是我們勝任全球的核心優勢,因此必須堅持強化。”
走遍世界的外方校長Alan Wilkinson,因為教育方面的杰出成果已經被杭州政府授予了“中國綠卡”。他認為,一個國家對教育的態度是寫在文化里的,比如人們都很推崇新加坡數學,但也許“新加坡數學”背后重要的不是數學,而是新加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重視教育、重視學術,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Alan校長并不認為重視學術就意味著學生要生活在書山題海里。他以自己走遍世界國際學校的經驗為例:
東歐的匈牙利擁有最高的“人均諾貝爾獎獲得率”,卻非常應試教育,比如今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Katalin Kariko,就是離開匈牙利后才做出了優秀的研究成果。
中國想要培養更多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創新人才,就需要在在學術卓越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又保證孩子身心健康。
鼎文會如何做到這一切呢?
第一從“時間”上下功夫
初中以后會全部建議住宿,像哈羅伊頓、安多福這些精英中學一樣,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拓展學術和上興趣課。
拿8-12年級來說,每天會有學術增益課(academic enrichment),也會有不少于1小時的素質拓展活動,游泳課、馬術課、賽艇課、高爾夫、廚藝……
第二
通過優秀師資、科技賦能、差異化教學等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鼎文會花人均不低于50萬的預算來招募優秀教師,而且中外教在同等標準的前提下會給予同等薪酬,這樣一來,優秀師資無疑有了更大的保障。
而且,幼兒園每個班級會配備4名老師——1名外教,1名中教,1名助教和1名生活老師,中外教擔任中外雙班主任;小學初中會配置3個班主任(除去中外班主任,還有1位雙語班主任);高中則是雙班主任。
他們還在創校之初,就設立一座“教育研究院”,包括八大學術中心:
語言支持中心、數學研究中心、藝術發展中心、體育競技中心、科學探索中心、信息科技中心、中外人文中心、跨學科發展中心,一起統領教學,支持孩子的個性化學習。
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創新能力,最重要的還是課程。
曾經帶領好幾所學校從初創走向成功的朱捷理事告訴我們,根據他的經驗,新學校成功的“法寶”在于從課程入手,先做好具備獨特優勢的、滿足學生成長需求的、適合本地教育管理要求的課程體系,圍繞課程體系配置優質的師資和充沛的教育資源,學校就有了立校之本。
這就是他們設立教育研究院,并把曾在諾貝爾獎獲得者高錕創辦的香港名校弘立書院擔任跨學科探索主任、又“從0到1”參與搭建了鼎石小學課程的潘璠院長請來做掌門人的原因,也是鼎文在炫目的硬件之外,真正打動我們的軟實力。
一所新學校成功的秘訣在于課程
這些年來,我們看了全國各地的一百多所國際化學校,發現家長們的“痛點”驚人地一致:
高中固然有IB /AP/A Level可以選擇,但是小學初中怎么銜接?
如何在滿足國家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做好中西融合的雙語教育,又培養孩子足夠強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太“國際化”,數學科學基礎打不牢怎么辦?
太“體制內”,英語不好、思維不強怎么辦?
中文教得不好,孩子失去自己的根怎么辦?……
在回答這些問題時,國際化教育水平領先內地20年的香港的情況,其實能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潘璠院長在香港有豐富的教育經驗,她的回答把這些家長放心不下的痛點都解決了。
在中西融合的雙語教育方面,潘院長總結:
“用母語去深刻理解萬物知識,用英語去聯通世界。”
拿小學數學來說,鼎文預計一周開7節中文數學課,畢竟用母語中文講抽象的數學概念、算法,孩子是最容易理解的。此外每周再有1節英文數學課,讓孩子在理解知識以后,學習英文的數學術語,一下子就打通了。
如果從一開始就用英語理解,無疑是額外施加了很多認知負荷,也難怪很多雙語學校的孩子都那么累了。
這樣逐漸學下來,所有的學科都會進行中英文雙語的教學,但分配的比例不同,直到高中,過渡到接受全英文的IBDP /AP/A Level教學。
除了雙語教育,近兩年,教育界已經公認,除去學科學習,讓孩子從小進行跨學科學習和項目式學習PBL非常重要,因為現實世界的真實問題就是“跨學科、項目式”的。
可是我們在實踐中卻經常發現學校的跨學科學習、PBL很容易變成華而不實的“花架子”,那么鼎文會怎么做呢?
潘璠院長告訴我們,自己之前所在的弘立書院和鼎石高中都是IBDP,可小學都沒有用跨學科學習的IB PYP框架,而是做了自己的課程,原因就在于小學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要打好英文、中文基礎,還要打好各學科的學術基礎,花10%~15%的精力把“跨學科探究”的本事學會就可以了,如果知識地基還沒打牢,就要花太多時間探究,未必是好事。
未來在鼎文,小學、初中的跨學科課程會采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推行了30多年的EIU國際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但遠遠不限于這個課程,而是從設計課程的時候,把孩子本來就要學的學科知識能力都自然而然地包括進來。
比如,小學3年級要做“水的跨學科探究”,那么——
01,科學課
本來就要教許多關于水的科學知識,水的三態變化、特性、世界分布等等;
02,語文
3年級要學9首和水相關的詩歌,孩子們可以學習很多關于水的語言描述,去參觀關于水的博物館后,還可以寫成作文;
03,數學
正好要學習數據的比較和統計,我們就去挑一個杭州在世界上的友好城市,比如布達佩斯,讓孩子比較杭州和布達佩斯的降雨量、城市的潮濕程度;
04,美術
可以學習江河湖泊的繪畫,老師還可以指導孩子制作三峽大壩、尼羅河阿斯旺水壩的模型,有的孩子對著自己的模型會滔滔不絕:出水量是多少,排水量是多少,可以發多少電……把美術做成了另一個跨學科項目;
05,體育
關于水的運動太多了!游泳課,賽艇課……還可以比較水上運動的文化,如中國的龍舟比賽、世界皮劃艇比賽等等。
這樣通過各學科,孩子們已經把“水”探究得非常全面了,在跨學科探究課上,其實只需3-4節課來學習超學的知識:
水是從哪里來的?錢塘江的水來自哪里,又去向何方?中國最長的河流是什么?外國最長的河流是什么?流經多少國家和城市,水上有哪些水利工程建筑,沿岸人們的生活是怎么樣的……每年的3月22號世界水資源日,3月22號~3月28號中國水資源周,會在全校宣傳愛護水資源、關注水污染問題。
這樣學下來,深度廣度、國際理解力、中國故事都有了,孩子超級喜歡,也不會占用學科老師太多的時間,反而把要教的知識能力都融合了進去。
作為一所K12學校,鼎文已經把孩子的成長路徑“安排得明明白白”:
幼兒園以IB PYP為框架,借鑒英國EYFS、瑞吉歐等世界幼教課程的最優實踐經驗;
小學初中“兩條腿走路”,以國家課程為本,結合前面提到的聯合國EIU國際理解教育,而且孩子可以選擇兼顧中考路線的雙語班,也可以選擇專心走國際路線的國際班;
到了10年級,以IGCSE作為銜接課程;
11-12年級,在IBDP/AP/A Level三大國際課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
鼎文的領導層過去都有豐富的IB學校的成功經驗,他們都表示,IB的靈魂在于理念,IB的核心在于框架體系,而IB的生命力在于高質量的本土化融合,照搬照抄肯定不可取,而根據不同學段特點融會貫通地合理配置課程模式,結合最優化的有機銜接,最大化地發揮各課程體系的優勢效用,才是高水平的辦學。
正因如此,鼎文作為杭州第一所開全三大國際課程的K12雙語學校,讓所有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對于家長來說,無疑也是特別放心的選擇。
寫在后面的話
杭州鼎文背后那位“看過上百所學校”的爸爸說,他對自己的孩子有5個期待。
5個期待
第一,身心健康是一切的基礎;
第二,要有好的品德和格局,這樣才能走得長遠;
第三,要有預知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我們面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世界,變化無處不在,他希望孩子未來無論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生根發芽,預知和解決面臨的問題;
第四,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充滿創新和變革的時代,教育幫助我們為那些目前尚未存在、也無法被清楚定義的未來工作做好準備,而終身學習是每個人應該擁有的,創造未來、應對變化的能力。
第五,則是獲得幸福的能力,對于很多經濟到達一定水平的家庭來說,孩子一生下來就擁有了一切,如果不想成為“躺平”的“全職兒女”,就需要找到自己幸福的源泉。
鼎文給孩子們準備的世界一流硬件和豐富的素質拓展活動,一個班4位老師的優秀師資,“教育研究院”集結全球教育前沿成果開發出的課程……根本上都是為了實現這5大期待。
那么,你是否也對孩子有這樣的期待?鼎文會是你希望給孩子選擇的學校嗎?
進入11月,雖然上海的天氣開始“斷崖式降溫”,但是最近開始陸陸續續有牛劍面邀的offer發出來了,有不少上海學校傳來了喜訊!來看看有哪些上海國際學校? 上海宏文學校 宏...
2023年6月,北京麗澤國際學校OSSD(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 —— 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課程)項目迎來了首屆畢業生。16名學生收到共收到來?7個國家105封海外...
簡介 合肥國際高中,又稱新華公學,本校秉持“將中國介紹給世界,將世界引入中國”這一辦學理念,在優質的國家課程基礎上,引入了國際先進的教學體系,將中西方教育的優勢與...
近幾年東莞的國際學校發展趨勢越來越猛,據不完全統計,東莞有近20所國際學校,且這些學校不僅吸納了本地生源,也吸引了一些廣州、深圳的孩子就讀。 近日,不少國際學校已經緊鑼密鼓...
國際學校,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追求。相比傳統的公立學校,國際學校可以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更廣闊的國際視野。那么,到底哪幾類學生最適合讀國際...
中國家長的需求近年來出現了變化,顯示了國際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國際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家長們面臨選擇不同教育模式的考慮。許多家長猶豫不決,不知道是選擇英式學校還是美式...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