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在當了兩年“海淀媽媽”后,Lara決定讓二年級的兒子轉學,放棄一所海淀區第一梯隊公立小學,轉去國際學校,為此全家人也從海淀區搬到了朝陽區生活。
為什么她會做出這個選擇,放棄“最強學區”的教育資源?轉學后,有比之前好嗎?她和家人后不后悔做了這個決定?
小編和Lara聊了聊,以下是她的講述。
我是北京人,從小在海淀讀書長大,我和先生都接受的是傳統教育,讀公立學校、中高考升學,也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
有了兒子辛巴之后,想給他最好的教育機會,6年前咬牙跺腳在海淀買了學區房,孩子也得以進入中關村一所公立小學讀書。
但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沒有做好完全走公立校的準備。我和先生都在外企工作,外企帶給了我們很大的文化沖擊,它的一些規則、理念,和我們從小在體制內教育所接受的,是很不一樣的。
當時也有朋友的小孩在國際學校讀書。他比辛巴大兩歲,我們一起玩的時候,能感覺到他更松弛,也非常地自信。我們就很搖擺,覺得孩子是不是更適合去國際學校。
那時的我們沒有對國際教育進行深入了解,又到了幼升小的時間點,就決定讓他先去讀公立,沒準孩子能適應呢,而且現在的教育水平,應該比我讀書那會兒更好些。
辛巴在公立小學寫作業
沒想到,這竟然成了我“焦慮”的開始。
海淀學校有多卷,眾所周知。但我不想卷自己,也不想雞娃,所以和其他家長沒有過多交流,沒太被影響。而我最大的焦慮,來自于學校老師三不五時發來的微信消息。
學習狀態、表現如何,要跟我說;今天孩子跟誰說話了,影響別的小朋友上課了,老師要給他換個位置,因此找我;體育活動時磕了碰了,身體不太舒服,也要找我。我公司離他學校一個小時車程,有時候我前腳到公司,后腳老師就讓我接孩子回家。
我知道有的家長很緊張孩子的點點滴滴,但我是覺得孩子在學校的八小時,應該是學校、老師負責,無論大事小事來回找家長,太耗人了。
但如果只是這些,我們還不至于轉學,真正讓我們下定決心的,是去年2月份發生的一件事。
辛巴在公立小學最后一次帶一道杠
二年級下學期剛開始,有一節體育公開課,老師沒讓他去參加,只讓一個人他留在教室里,看著其他同學在操場上課。辛巴回來特別失落,問我,“老師為什么讓我在教室里待著,難道我不是班級的一份子嗎?”
我和他爸爸都很生氣,找去了學校,老師說因為他平時太調皮,怕公開課不受控制,影響班級的整體表現。
因為之前也有過類似的事,但這次是最嚴重的,我跟班主任(也是年級教學組長)說,如果你們覺得他拖后腿了,我可以申請轉班。班主任回我說,轉班在我們這沒有先例,您可以試試。
這件事讓我一下子失望了,要求聽話服從到了夸張的地步,為了表演優秀,對剛入學的孩子這樣打壓、孤立,而且絲毫不覺得有什么問題。這還談何教育,在這樣的教育中長大,又會變成什么樣子?
這件事之后,我們最終下定了決心,開始收集國際學校的資料,參加開放日,補習了英語,參加面試,最后順利拿到入學offer,轉到了現在就讀的這所學校。
辛巴是去年9月轉到新學校的,這幾個月我能看到他身上一直在發生好的變化。
他看書的時間變長了,運動的機會更多了,會不自覺地說英語了。最重要的是,這半年里,他沒有再說過不想上學。以前在公立小學時,他每個月都會有一段時間不想去學校,一起床就情緒低落、很不開心,但現在他非常enjoy上學的過程,放學都不想走。
在學校參加圣誕集市
就我們家長而言,生活也變得簡單、輕松了許多。老師不再天天找我們去學校,在公立學校老師眼里天大的事,到了這里仿佛都消失了,一切風輕云淡。
這里的老師認為無論打鬧還是其他小矛盾,孩子自己能解決,學校和老師也給了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從中成長。但如果如果觸犯了校園霸凌這種底線原則,是必須讓家長和老師共同參與進去,這和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比較契合的。
孩子開心,家長也開心,我就能把精力放在豐富他的課余生活上、投入到工作中,不會再上著班,突然接到班主任的電話,腦袋嗡嗡的。
他們現在沒有考試,沒有成績,沒有排名,每天看似就是各種玩——在烘焙課上做布朗尼,在語文課上做中秋節的燈籠、去校園里找秋天,參加環保集市,一起做紙板游戲裝置,嘗試舞蹈、畫畫等新東西。
在語文課上做燈籠
我有時候也琢磨,這是不是太佛系、太放松了,不會交著這么昂貴的學費,到最后啥也沒學會吧?
我們小時候老講“短板效應”,哪里不行要補齊哪里,但它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適用了,想辦法把長板拉到最長,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
在國際學校,辛巴雖然暫時還沒什么學業上的壓力,不用每天回家寫字算數,但是它讓孩子接觸到全面的知識、技能,讓他們能從那么多方向里,找到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以后能在這條路上堅持學習、不斷鉆研。
辛巴現在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之前他在暑假學過兩個月游泳,后來也每周末去一節課,這樣大半年也只學會了個蛙泳,但今年在學校上體育課,也是每周一節課,一學期他就把四種泳姿都學會了。我不知道學校是怎么做到的,辛巴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看到了結果。
辛巴在游泳課上
而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下,要求聽話服從、整齊劃一,不鼓勵個性,最終通過“獨木橋”來篩選人才,這才是兩種教育本質的區別。
哪一種教育的升學結果會更好,我不知道,也不很關心。未來是否能考取全球Top30的大學也并沒有那么重要,即使他未來的理想是去非洲做義工,去海島搞環保,去世界各地搞藝術創作,都可以,只要他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并享受這種選擇帶來的成就感、滿足感就夠了。
我作為父母能做的是,是盡力為他提供“全人教育”,讓他在積極的環境里,成長為一個健全的、有獨立人格的、大寫的人。
在當“海淀媽媽”時,我是這個群體的一個異數。
沒有給孩子報過一節書法、英語、作文、奧數的學科類補習班,只要放學前做完了作業,放學后隨便他玩什么,只嚴格限制他9點要上床睡覺。
因為我和他爸爸都覺得,人生是一場長跑,短時間的成績好壞真的說明不了什么,小學才沒在起跑階段,把孩子弄得那么累干嘛呢?
辛巴參加某品牌的籃球活動
有一次學校家長會,老師讓一個優秀學生的家長做分享,我在群里看到過這個孩子寫的字,非常整齊,一看就練過,數學小測驗也都是全對。
家長跟我們分享了他孩子放學后的to do list,非常長,從放學回家,一直到11點睡覺,有很多件事情要做,家長很引以為傲,我聽著只覺得孩子太累了。
雞娃家長們被動或主動地去卷,大約都是因為焦慮,害怕上不了好大學,害怕比別人差。
而我們的不焦慮,是在和兒子八年的相處里,日漸發現他就是個普通人,越少期待他的優秀和進步,不拿他和別人比,只和過去的自己比。
去年10月他入學國際學校后,第一次參加了北京國際學校每年的傳統跑步比賽,要跑1000米。剛8歲的他對1000米是沒有概念的,我只回想起我初中時跑800米覺得好遠。
當然,我也知道他是什么水平,既不是體育生,也沒有專門練過,我們只是鼓勵他去嘗試。
讓我感動的是,盡管他最后成績是倒數第二(意料之中),但在起跑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在朝觀眾臺揮手,整個人特別開心,純粹是在享受參與這項活動帶來的快樂。
我跟他說:“雖然你跑了倒數第二,但你能夠來參加,就已經很勇敢了。雖然不是前三名,沒有拿到獎牌,但你跟第四、第五、第六……名得到了一樣的完賽紀念藍布條,你們有一樣的榮譽,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
他很開心地跟我說,行,媽媽我回去好好練,明年我還來參加這個比賽。
不期待,就是不急著看到一個結論性的東西。
無論什么樣的結果,一定是靠著日常的積累,所以只要看每一天,他都有在進步一點,我相信結果就不會太差。
他想參加一個數學考試,我們就幫他找歷年卷子、講解題型,做能做的,而對于考試結果,我們不做任何要求。等他自己有興趣了,覺得拿成績很重要,就會有自驅力,去做好這件事。
我覺得家長能否從焦慮中脫身,關鍵在于TA是怎么看待教育這件事本身。國內主流的教育模式更關心孩子考多少分,能不能贏過別人,所以只能不知疲倦地一路奔跑,但這個過程里,錯過的豈止是一路風景。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也要去思考,究竟是希望孩子圓自己的夢、滿足自己的期待、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還是希望發掘孩子的獨特之處,讓他保持好奇心,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力,讓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在廣袤的世界里享受自己的人生?
以上就是《為了讓兒子轉軌國際學校,放棄最牛的北京海淀公立第一梯隊,你曾后悔過?》介紹。
當提起北京的國際教育,順義區的國際學校無疑是人們心中的首選。在這片充滿活力的教育熱土上,學校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卓越的教育品質,更有幫助學生叩響世界名校大門的實力。特別是...
春風吹拂,2024年北京愛迪國際學校的春季插班之季已悄然而至。自1999年誕生以來,這所學校如一位無私的園丁,用心灌溉著3-18歲的中外籍學生,為他們提供了一貫制系統的國際教育培養...
學校的供餐群體特殊,供餐人數眾多,社會關注度高。學校食品安全事關學生身體健康,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家長們在幫孩子選擇國際學校時也越來越關注學校的伙食狀況...
長期以來,讓孩子住校或走讀一直是家長們爭論不休的話題。您是否愿意讓自己的孩子住校? 提及寄宿制度的起源,必須提到英國。寄宿制學校起源于英國,這一傳統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北京朝陽區國際學校春招仍在進行中,許多學校尚有珍貴的入學名額,為那些期待轉學的孩子們留有一席之地。有心儀之校的家庭,不妨預約一場入學測試,讓孩子們在筆試與面試中展現才華...
2024海外大學申請依然在如火如茶進行中,截止24年1月9日,深圳富源英美學校2024屆畢業生在早申階段共收獲36封offer,其中QS排名前50名校錄取率為58.3%,QS排名前100名校錄取率為10...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