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保護好自己 就是保護好他人,北大附屬實驗學校高三的學生即將滿懷激動地走進久違的校園,開始正常的學習生活。雖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風險依然存在。
如何做好防控,確保大家生命健康安全,在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防護小貼士。
一、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1、在密閉公眾場所要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2、減少接觸公共物品;
3、打噴嚏或咳嗽時,如未佩戴口罩,需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外出回來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衛生;盡量減少外出活動頻率,縮小外出活動范圍。
二、正確佩戴口罩
佩戴前應洗手,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1、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兩手各拉住一邊二帶,使鼻夾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將耳帶拉至耳后,調整耳帶至感覺盡可能舒適;
4、將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兩次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
5、醫用一次性口罩,藍色面朝外,白色面貼口鼻。
三、摘脫口罩方法
口罩外側吸附了大量細菌,脫下口罩時避免觸碰口罩外側,用手抓著系帶取下,應將口罩接觸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潔的自封袋中。不宜將摘下來的口罩直接塞進口袋里或隨意丟棄,避免造成醫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脫口罩之后,一定要記得清洗雙手,保持手衛生。
四、廢棄口罩處理
用過的廢棄一次性醫用口罩應統一收集處理。
1、健康學生和老師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處理即可;
2、出現發熱、咳嗽等病癥人員佩戴的醫用口罩,需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處理。
五、保持手衛生
1、要做到減少接觸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
2、接觸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飯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潔手部;
3、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六、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做到“七步法”
1、按“內-外-夾-弓-大-立-腕”口訣進行;
2、時間不應少于20秒。
七、晨午檢及報告制度
1、學校會嚴格做好每日晨午檢制度,學生入校進行非接觸式體溫篩查,報告健康狀況和接觸新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及無癥狀感染者情況;
2、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要馬上告知老師或學校疫情報告責任人;
3、若發熱腋下體溫≥37.3 ℃的學生和教職員工進行復測兩次,兩次后仍達到37.3 ℃到學校指定隔離室或健康觀察室,學校將會通知學生家長及時到校接學生去指定的醫療機構就診,并囑其全程佩戴口罩。
八、上下學防護
學生每日上下學,建議步行或騎行,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必須乘坐交通工具或私家車,須做到以下幾點:
乘私家車時
1. 要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
2. 如果多人乘坐私家車,建議全程佩戴口罩;
私家車內部及門把手建議每日用75%的酒精或消毒濕巾擦拭一次。
乘坐公交、地鐵、網約車時
1. 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2. 隨身攜帶紙巾、一次性消毒濕巾或手消毒液等物品;
3. 途中盡量減少用手觸摸座位、扶手、車門、扶桿等公共物品,觸摸后可使用手消毒液或一次性消毒濕巾清潔手部;
4. 避免用手直接觸摸口鼻眼;
5. 盡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條件時至少1米),應盡量開窗通風;
6. 注意咳嗽和噴嚏禮儀。
九、作息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初中生每天9小時、高中生每天8小時的睡眠。
十、飲食要衛生健康
1、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2、保持食物多樣,不偏食、挑食;
3、不喝含糖飲料,多喝白開水。
十一、保護視力,減少視屏時間
盡可能減少視屏時間。每天看手機、電腦、電視、Pad等視屏電子產品,6歲以上的人群不宜超過2小時。
十二、合理運動
1、盡可能增加室內運動、家務運動;
2、在少接觸他人或者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的情況下,進行戶外體育鍛煉,加強體力活動。
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大家也要了解一下春季的常見傳染病
春季傳染病大多通過呼吸道傳播,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我們目前處在居家延學期間,大大降低了傳染病的發生。但是我們也要了解足夠的春季傳染病知識對于預防此類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等、這些傳染病大多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
學校已經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學生們返回校園,同學們了解了個人防護的注意事項以后,希望大家認真對待每一項防疫措施,積極配合,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負起一份責任,學校也會盡最大努力保障學生們的健康與安全,最后預祝同學們開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