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為了進一步落實教育改革的精神和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探索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科素養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發揮北師大亞太實驗學校十五年貫通培養的課程優勢,凸顯不同學段間銜接教育的育人實效,更好地發揮學校“生命浸潤課程體系”的整體育人功能,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教育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我校于5月28日至6月15日分學科舉辦“生命浸潤課程體系,提升學科核心素養”成果分享學科研討活動。
No 1 徐興鵬主任發言
徐主任認為:“英語浸潤生命”是一種情懷,實踐和探索。英語教師們將始終保持純凈純粹的心,專業用心地做。同時,徐主任還強調了,英語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認識其他文化的一個重要,便捷的方式。學習英語,對培養孩子們用一種更全面的視野看待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基于此,我校的英語老師們致力于通過大量的聽說和廣泛的閱讀,讓學生領悟優秀中西文化,提升學生的思維和人格品質,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公民。
No 2 陳淑玲主題發言“教育浸潤生命,課程面向未來,鑄就國際視野”
陳老師詳盡地介紹了我校的英語課程體系,生動實踐和階段性成果與反思。在陳老師的發言中,不乏生動活潑的例子,例如:“十二生肖”,“莎士比亞和湯顯祖”,“京劇文化”,“茶文化”,“梅蘭竹菊”等等英語主題實踐課,這些都是亞太英語老師們在日常英語課堂實踐中的范例。這些日常實踐,不僅使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生命,也引導學生認識中西方文化的異同,樹立各國文化“和而不同”的意識。除此以外,斯坦福課程,游學活動,英語戲劇等等多元形式的課程資源,使孩子暢游在地地道道的英語中,走向世界。
陳老師指出,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和中高考改革的形式,目前我校英語課程也在著力研究和探索如何在語言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加強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No 3 七年級張珍老師的英語展示課“My past life”
張珍老師與七年級同學共同上的一節英語課“My past life”,向我們展示了在日常課堂中,教師是如何利用文本材料,通過標題預測,匹配,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讀出字里行間透漏的愛鄉之“情”,提升學生的歸納與構建,分析與判斷,對比與反思等思維品質的。
No 4遨游班學生活動
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不只有課堂這條渠道,五年級遨游班的同學為我展示了亞太的孩子們是如何在課外進行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來提升自身能力的。他們的小組匯報future life生動活潑,互動友愛積極,尤其在觀看完有關VR的視頻之后,通過鄭善婷老師的引導,孩子們能夠辯證和批判地看待新興技術,展現了一定的思維高度。
七、八、十年級遨游班的同學們也一樣出色,他們侃侃而談,分別介紹了他們在澳洲,英國,加拿大的游學經歷:暢游在沉淀千年文化的博物館,漫步在享譽世界的大學里,沉浸在不同于國內課堂里,學習著新鮮的課程,欣賞著異域美景。言語之中,我們能感受到,游學不僅僅豐富了他們的閱歷,更增加了他們的自主表達英語的自信。
No 5 王璐老師發言:關于聽說技能培養微技能和中考聽說
相比游學的輕松愜意,九年級的同學卻面臨著更多的挑戰。王璐老師為我們介紹了九年級的同學是如何通過微技能訓練,出色地完成中考聽說考試的。這令人欣喜的成績是兩位老師日復一日對每一個學生的模擬錄音診斷,建立學生檔案,以數據分析弱項,專項突破,點滴的關注獲得的,也體現了九年英語老師們的專業性和科學性。王璐老師說,她感動于孩子們每次模擬都竭盡全力,相信他們將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表現得更出色。
No 6 在下午的研討會上,孫煒老師和陳國群老師分別從亞太“小初貫通培養”,“斯坦福面授課”兩個方面,介紹了亞太的校本材料的實施情況,體現了多元課程資源對學生語言學習的巨大幫助。
No 7 小學英語展示課
陳彥璇老師的“Guide dogs are working dogs”一課,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來分析歸納主要信息,有利于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閱讀能力,發展思維品質。
鄭義老師“Kipper’s birthday”一課,教師在學習中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隨著故事的發展,感受高潮中的沖突,揭示了主題意義。西城區研修學院的教研員王芳老師對這兩節課給予了高度評價:陳老師這節課關注facts和opinion,學生的思維邏輯性,批判性,同時也進行了中英文化的滲透,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用成文進行表達,表現很棒。鄭老師帶領的二年級的孩子們表現力很強,涌現出很多creative ideas。鄭老師將故事分為:before the party, during the party,after the party,邏輯性很強,穿插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思考。
專家點評
北師大心理學院教授劉儒德:
亞太是一所有特色,有自由度的學校,多元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今天的展示課上,學生們表現得從容自信,語言嫻熟。亞太的老師很專業,對教育研究得深入,微技能的訓練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研究方式。
北師大出版社編輯趙春生:
今天通過研討會,我們對亞太有了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很強,說明老師日常教學跟辦學理念一致。初高中遨游班的展示中,小主持人表現得自信,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提問能力。小學遨游班對VR科技的評價,真正做到了用英語說自己想說的話。亞太學校“人”的培養,做得很好。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姜嵐靜:
張珍老師在這節課上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文本分析得很透徹:通過標題引出what,通過問題引出how,通過語言分析引出why,整體完成得很好,孩子們的發言也很積極陽光。同時,張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很到位,給需要幫助的孩子提供了及時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