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記者:對于現在國際教育的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多的選擇,我們如何對于家長或學生,在選擇國際學校方面給予一些指導意見?
劉校長:平時會有很多家長、朋友向我咨詢,經常第一句話就是:“劉校長,北京的哪一所國際學校最好?”這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難。我一般是這樣回答:“最適合您孩子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比缓?,我又會緊接著問一句:“您孩子是怎樣的呢?”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明確幾點。首先要明確,我為什么要選擇國際學校;第二個是我要選擇一所什么樣的國際學校,這個學校在哪些方面非常適合我的孩子。而且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而不是根據自己主觀的想象,選擇一些高大上的,大家都說好的學校。這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就是,你是否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發展道路;最后,這些問題明確以后,就可以對學校進行篩選。篩選后,就可以實地考察。實地考察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聽,聽已在讀的家長們的評價;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在校孩子的精神狀態,看老師的工作狀態;用自己的心去甄別,甄別它的管理,它的課程體系。
記者:近幾年,隨著我國國際教育事業的大力發展,國際學校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那它的發展和成熟,主要是面對現在所說的這個同質化的問題,我們如何讓這個國際學校在同質化發展中脫穎而出呢?
劉校長:首先,國際化學校,就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夠生存下去,否則千篇一律的話,最后比拼的就只有硬件設施,最后又像中國傳統教育那樣的關注升學率、變成洋高考。我們學校就非常重視個性化的發展,我們引進了中國唯一的卡文特和費爾蒙特兩套國際課程體系。另外,我們的理念也不同于其它的學校,比如我們勇敢地提出來,身心健康比知識更重要;我們還提出,每個孩子都是鮮明的個體,一定要實施個性化教育。我們為此成立了個性化研究中心,專門開發了具有自己學校特色的個性化課程。綜上所述,力邁中美國際學校都是朝著同質化相反的方向去發展,這樣才使我們學校這兩年來逐步地脫穎而出。
記者:一個國際化的學校,它既不同于國外的學校,它又不能同于我們本國的學校。在學生的招生、目標的培養,培養的方向以及它未來的方向,我們如何處理好這個國際化的學校和本國教育的關系呢?
劉校長:我們認為所有的學校,它都是有使命感的,作為教育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我們的學校,就肩負著為世界培養21世紀的優秀的國際型人才的使命。同時針對這個使命,就要設立自己的培養目標、培養方向。這個學校培養出的孩子,到底不同于其它學校什么方面?我們就進行了研究,中國幾千年來燦爛的文化,是不是到現在不值得我們再去傳承?那么外國的文化是不是都好?這是每一個國際學校領導者都要面臨的兩個問題。你一旦回答不好,那么就直接影響你的教育行為。所以我們認為,中國燦爛文化沒有問題。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一個人他是由骨和肉構成,中國的古典文化就好像骨,錚錚鐵骨。中國的仁義禮智信,中國人善良、樂觀、勇敢、堅韌,這些性格,是幾千年來這些文化傳承下來,形成了我們的骨。但是由于我們的制度:選拔人才的制度,和現有的教育制度,使我們患上了“肌肉無力”的毛病。因為我們過于追求分數,過于功利化教育,所以使我們的“肌肉”不像歐美那樣更加有生命力。因此我們就要把歐美國家這些先進的文化知識引進過來,來充實我們的“肌肉”。這樣相結合之后,就形成了無往不勝的,中西結合的健壯的人才,有競爭力的人才。因此,我們的國際文化只能是按照現代通用的說法是一種術,而我們中國的文化是道,這是道與術的統一。所以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力求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是既有中國文化底蘊,又擁有美國先進科技文化知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