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共同生活”的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兼顧“升學與成才”兩大目標,學前重心性啟蒙,小學重智力發展,中學重素質培養,各階段特色突出又血脈相承,形成了獨立、完整、領先的十二年一貫制辦學模式,設置了三類課程:
(1)、基礎普及課程:
基礎普及課程即傳統的學科課程,通過課堂分科目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通過掌握各科最基本的知識要點和知識體系獲得發展的動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優化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達到對學生進行課堂內素質教育的目的。教學的著眼點不再是僅僅滿足于教科書的解釋,不再追求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簡單再現,而是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表達力和創造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小學采用小班化教學、游戲化教學;初中則更多地進行小組討論和班級交流;高中生則適當強調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2)、生活實踐課程:
課程設置主要以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為出發點。包括知識應用教育、適應能力訓練及勞動技能教育等。知識應用教育包括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校內課程包括實驗操作、演講辯論、作品展示等,校外課程包括進行校外調查、采訪、參觀、交流等。適應能力訓練包括人際關系處理訓練、信息評估與選擇訓練、環境保護與自我保護訓練,以及對生活變遷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訓練等。勞動技能教育主要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包括讓學生參與勞動,培養多種勞動技能,并學會選擇和有效地利用技術成果,甚至掌握一技之長。包括廚藝、木工、電工等技能培訓。
(3)、英才培養課程:
對超常兒童,學校擬設立促進其和諧發展的保障機制:一種是允許全面跳級學習,或允許以學分累積的形式進行單科跳級,以使這部分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學完同齡學生較長時間學完的全部課程,提前畢業;一種是為這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普通課程的以外的專門課程,以培養這些學生的多方面興趣,拓寬和加深他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