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學校
政策解讀
全國統一招生熱線
400-805-3685
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簡稱光華劍橋)創辦于2011年4月,專業從事A Level和IGCSE國際課程教學和考試,秉承“純粹”“精致”“大氣”“謙和”“務實”“專注”“樂觀”“誠信”的文化與價值,光華劍橋始終不忘教育初心。在校長雷冬冬博士的引領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光華劍橋始終保持平穩向上的發展態勢:辦學設施不斷完善,學生活動日益豐富,市場口碑良好,錄取質量和數量始終走在中國大陸前列。
辦學理念
教育使命
使學生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靈魂的世界公民
培養目標
我們希望光華劍橋培養出來的學生,能成為:
一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
一個敢于承擔責任的人
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習慣的人
一個最好的自己
光華劍橋的成長歷程
2011年 揚帆起航
2011年8月,光華劍橋建校,定校名為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復旦附中校區),又稱“光華復旦”。
10月,光華劍橋獲得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授權,正式成為劍橋國際中心的一員。
2012年 穩步前進
5月,光華劍橋舉辦首次CIE考試。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CIE)給出了“完全滿意”的高度評價。
6月,《新聞晨報》整版報道了對光華劍橋校長雷冬冬博士的專訪。雷博士對于國際高中課程的理性觀點引發業內廣泛討論,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靈魂的世界公民”為己任的光華劍橋受到市場和家長們的廣泛關注。
2013年 初出茅廬
6月,光華劍橋首屆17名畢業生畢業,共收獲國外名校錄取通知58封。3位同學入讀牛津大學,2位同學入讀帝國理工大學,其余學生均獲英國名校錄取。
11月,光華劍橋與英國Varndean(瓦恩)學院達成交流合作協議。光華劍橋每年可選拔推薦優秀學生赴Varndean學院進行交流學習。
2014年 嶄露頭角
第二屆65位學子畢業,共收到331份大學錄取通知書。最終4位入讀牛津,1位入讀劍橋,7位入讀帝國理工,6位入讀倫敦大學學院,2位入讀美國前30大學。
牛津大學St Edmund Hall學院院長Keith Gull教授、牛津大學中國經濟學術委員會主席Frank Huwang博士等一行到光華劍橋參觀訪問。
10月,光華劍橋英國校友會著手籌備。
2015年 蒸蒸日上
學校更名為上海光華學院劍橋國際中心(光華劍橋),簡稱“光華劍橋”。
5月,由校長雷冬冬博士撰寫的,國內第一本講述國際高中在中國的經驗分享圖書《做最好的自己》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6月,第三屆畢業生達110余人,共收獲國外名校錄取通知書602封,最終2位同學入讀牛津大學,28位入讀英國G5名校。
10月,劍橋大學海外考試委員會首次舉辦行業盛會。來自光華劍橋的祝孚嘉,張浩峻,周冠豪和張康寧四位同學在CIE考試中獲得世界或中國區最高分,被授予劍橋卓越學子證書。
與此同時,劍橋大學海外考試委員會任命光華劍橋校長雷冬冬博士為首屆劍橋華東區聯盟主席。
2016年 煥然一新
5月,在美國物理碗(Physics Bowl) 競賽中,光華劍橋獲得上海第一,中國第二,全球第四的還成了成績。
6月,在Avogadro化學競賽中,近半光劍學子進入全球前20%,姚同學全球排名第6。
6月,光華劍橋舉辦2016屆畢業典禮和光華劍橋成立五周年慶典。張同學被劍橋大學工程專業錄取,并獲百萬獎學金。最終,2位同學入讀劍橋,3位同學入讀牛津,21位同學入讀英國G5高校。
12月,光華劍橋辯論社在全國聯賽積分榜上排名第一。
2017年 碩果累累
6月,光華劍橋第五屆畢業生畢業。110余名學生收到國外及香港地區652份名校錄取通知。港大給出12個全額獎學金,最終2名學子入讀牛津,1名入讀劍橋,16名入讀英國G5名校,4名入讀美國前30。
8月,劉同學獲得As經濟世界最高分,金同學獲得A Level心理中國區最高分。
10月,光華劍橋辯論社狂攬中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賽廣州賽區,鄭州賽區,杭州賽區和上海賽區冠亞軍。
12 月,光華劍橋再次突破,共25名學生收到牛津或劍橋大學面試邀請。
2018年 勇創新高
1月,9名光華劍橋學子獲得牛津和劍橋大學的預錄取。預錄取人數上海華東地區第一,全國第二。
1月,光劍彭同學和張同學分別獲得英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區第一和第二名。
6月,光華劍橋第六屆180名畢業生,共收到國外及香港名校錄取925封,最終6名光劍學子入讀牛津,1名入讀劍橋,49名入讀英國G5名校, 4名入讀美國前30。
8月,光華劍橋在CIE考試中再創新高,11位學子憑借全球/中國區最高分榮膺劍橋卓越學子獎。
8月底,光華劍橋完成校區搬遷工作,從政熙路2號楊浦校區遷至川周公路2788號浦東新校區,與光華浦東校區合并。雷冬冬博士出任總校長。更加優越的辦學條件,為光劍的再一次騰飛做好準備。
2019年 再次騰飛
1月, 陶同學,金同學在英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全球超級金獎。
1月,光華劍橋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共收獲7份牛津大學、4份劍橋大學預錄取通知。預錄取人數位居全國前三。
6月,2019屆畢業生畢業,共收到1000+國外和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 最終7名學子入讀牛津,3名學子入讀劍橋,81名入讀英國G5名校,2名學子入讀美國前30。
9月,光華劍橋收到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的喜訊,17名光劍學子在CAIE考試中獲得了全球最高分的成績。
光華浦東正式并入光華劍橋,兩校師生相互了解,逐漸融合。
2020年 超越自我
1月,13位光華劍橋學子分別獲得牛津和劍橋的預錄取通知,預錄取人數排名全國前三。
2月,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光華劍橋開啟線上授課教學。
6月,升學成果再創新高,共收到1700+國外和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 最終9名學子入讀牛津,3名學子入讀劍橋,116名入讀英國G5名校,6名學子入讀美國前30,35名入讀美國前50。
9月,光華劍橋十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開啟。
12月,受劍橋大學國際考評部(CAIE)的邀請,光華劍橋作為承辦方,邀請劍橋社區五省18所學校來我校交流訪問。
2021 追求卓越
1月,13位光華劍橋學子收到牛劍預錄取通知書,再次交出滿意答卷。
2月,光劍學子在英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6個超級金獎和11個金獎的好成績。
6月,光華劍橋舉辦2021屆畢業典禮暨十周年校慶盛典。光華集團各部門領導、光華教育集團兄弟學校校長、光華劍橋創始團隊、歷年校友代表、2021屆畢業生及家長、光華劍橋全體全體教職員工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
在2020-2021上海國際學校聯賽中,光華劍橋Hydra校隊以三個冠軍(男排、女羽、男足)、四個亞軍(女排、女籃、男籃、男羽)的成績創下校史新紀錄,也讓光華劍橋躋身SSSA(上海國際學校體育聯賽)U19賽段強校之列。
在CAIE考試中,光劍學子在各學科中均表現優異。在10月和6月的考季中,共有21名光劍學子憑借全球最高分、中國區最高分及出色成績,被授予“劍橋卓越學子獎”, 光華劍橋成為華東區獲得卓越學子最多的學校。
2022年 劍指遠方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2年,光華劍橋用亮眼的升學成果證明了自己的實力:13位光劍學子收到牛劍錄取通知,近85%的同學收獲了至少一份來自英國G5院校、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或中國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錄取數量再創校史新高。
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項國際挑戰賽中,光華劍橋學子穩定發揮,成績始終保持大陸地區領跑位置。
在保證師生健康的前提下,光華劍橋依舊在疫情整體形勢嚴峻的2022年組織了不少活動,讓同學們度過了一段相對豐富的校園時光。體育方面,光劍Hydra體育校隊進入SSSA(上海國際學校體育聯盟)第一梯隊征戰,與滬上優秀學校的校隊健兒們一決高下,并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
2023年 行穩致遠
1月,16名光華劍橋學子喜獲牛劍預錄取通知書。
3月,有9位光劍學子,計10人次獲得劍橋卓越學子大獎。11月,有10位學子,計11人次獲得劍橋卓越學子大獎;自此,光劍學子在CAIE的13門學科中全面開花,累積獲獎學子達72位,78人次。
申請方面,16名光劍學子喜獲牛劍預錄取通知書,再上一層樓;光劍憑借300+英國G5院校錄取通知書,145封港大錄取通知書獨占鰲頭。
除了耀眼的學術成績和升學成果,光華劍橋不斷提升自己的“軟實力”:豐富多彩的特色校園活動、社團等逐漸成為了光劍的招牌之一;
7月,光劍校友會成立,畢業后的校友們有了自己的“新家”;光劍文創持續產出,光劍小獅子誕生,從此,光華劍橋有了自己的IP。
在香港專業教育出版社、教育信息研究院發布的《2023全球最具教育競爭力國際學校100強榜單》上,光華劍橋與英、美等知名學校一同登上全球百強榜。在英聯邦申請榜單上,光華劍橋位于全國前三。
2024年 蓄力前行
1月,光華劍橋以7個牛津,9個劍橋迎來開門紅。繼2016年光劍校友、入讀劍橋大學的張同學之后,來自A2-5班的牛津大學準新生施同學再度獲得有“留學生獎學金”天花板之稱的怡和獎學金。
升學成果
截至2024年6月19日,光華劍橋2024屆的同學已收獲2587份大學錄取。其中包括1388份英國大學預錄取通知書,252份美國的大學錄取通知書,553份加拿大的大學錄取通知書,120份澳洲的大學錄取通知書,265份香港的大學錄取通知書,3份日本的大學錄取通知書,4份歐洲的大學錄取通知書,2份新加坡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讓我們期待學生們更多的錄取喜報!
其中牛津劍橋16份,帝國理工80份,倫敦政經35份,倫敦大學學院352份;美國前50大學135份,香港大學201份以及多倫多大學45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