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際學校擇校網小編搜羅了國際學校不修學費 南華中學怎么樣?希望給擇校的家長們提供參考。

南華中學怎么樣?
你好!新加坡南華中學是不錯的學校,每年也有老師會來中國招生,可以考慮一下的。給你貼一下這個學校和新加坡中學教育的簡介吧。
1. 學校簡史
二十世紀初期,教育開始在新加坡普及,人們獲得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會。但是,婦女在這股潮流中往往被忽略,只有少數的婦女受教育。有鑒于此,先賢熊尚父先生于1917年6月14日創辦了南華女校,招收有心向學的女學生,提供她們上學的機會。
日軍于1945年10月投降后,學校得以復辦。校方立刻四處籌款并開始登記新生的工作。在許多家長熱心的支持下,學校開辦了高中課程,學生人數也激增至700人。1956年,正校正式定名為南華女子中學校。
學校在1984年進行了重大的改革,開始招收中一男生,結束了女校的時代,也因此把校名改為南華中學。英文校名為Nan
Hua Secondary School。從2000年開始,南華中學成為第十所特選中學,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2005年7月17日,新加坡共和國總理李顯龍先生為南華中學新校舍主持了開幕儀式。
2006年1月1日,南華中學升格為自治中學,英文校名也改為Nan Hua High School。
2. 學校師生
2008年,特別課程與快捷課程合并之后,我校所招收的中一新生平均小六會考積分為249。目前有超過90%的學生修讀高級華文。校方也為全校學生開辦馬來語會話課程。
近95%教職員是大學畢業生,其中有四分之三年齡低于40歲。行政工作人員當中還包括了一名全職輔導員、一名課外輔助活動執行員以及一名資訊科技執行員。
3. 學校活動
身為強調全面發展教育的特選中學,我校提供的學校活動不只使學生在學術成績上成為佼佼者,也著重于培養他們對事物的熱忱以及發展他們的才能。
表演藝術、中華語言與文化仍然是南華中學的專長項目。我校共有7個課外文化藝術團體,其中又以舞蹈團在歷屆的新加坡青年節中成就最為非凡。去年的新加坡青年節,我校舞蹈團榮獲兩項榮譽金牌,而古箏樂團和豎琴樂團也各拿下一面金牌。新加坡華樂團、銅樂隊、歌詠隊、英文戲劇學會及華文戲劇學會也各得銀獎一枚。
南華中學自2000年成為特選學校后,便也同時肩負西區第一校群華文中心(2000-2006)的重任,致力于培養華文精英,并提高華文教師的教學素質。
在主辦活動的當兒,華文中心也從海外引進了提倡高效低耗的反芻式教學法。此外,也多次出版學生與教師的專題論文。自2005年起,我校便已負責為十間特選中學籌劃學術幼苗論文計劃,每年出版學生專題論文集。2007年,南華中學正式受委為西區華文中心。
自升格為自治中學后,我校實施了多項計劃,以便將學生提升至更高更廣的領域。其中包括:
A 天空培育英才計劃
B國際交流計劃
C思想品德教育
去年,我校教師積極投入于少教多學計劃、靈活教學計劃以及資訊科技計劃的研究。而今年,我校開始籌劃寄宿學校方案,也將派遣學生到北京的衛星學校浸濡。
在MCYS贊助下,校方在校內設有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為學生、教職員與家長舉辦節目,借此豐富他們的學校生活。今年,我們將繼續主辦第三屆南華國際夏令營。去年的夏令營曾迎接遠自南非、澳洲、中國、臺灣、泰國以及來自本地日本國際學校的學生。
4. 學校成就
以下是學校所獲得的部分成就:
榮獲:
l 新加坡素質級獎項(2005-2008)
l 優異治校獎(2005-2009)
l 最佳學校文化獎項-教職員福利(2005-2009)
l 優異發展獎項-國民教育(2005-2009)
l 最佳伙伴(特出)獎項(2006-2010)
l 工作人員才能發展標準(2007-2010)
l 持恒成就獎(體能)
l 持恒成就獎(制服團體)
l CHERISH獎項(白金獎)
l 國家藝術教育獎項-銅牌
l 新加坡旅游促進局之新加坡教育獎項
=====
新加坡教育制度頗為復雜,而且與英國的教育制度非常相似。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東南亞地區處於領先,自60年代尾以英語為基本教學語言。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個階段。自2003以來,六年小學教育對國民是強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學課程,可選讀理工學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兩~三年)。其後半數能升上大學。新加坡中小學、初院/高中的畢業統考--即小學離校考試 (PSLE), 劍橋普通水準會考(GCE 'O' Level)及劍橋高級水準會考 (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標,其會考成績能直接影響升學能力。
新加坡中小學一般采用半天制,與內地制度相比,課堂課沒有那?N繁忙。初級學院、大專和理工院則沿用開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嚴格著稱。新加坡的中小學至今允許校長或訓導主任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鞭刑處罰學生,有些時候鞭刑是公開實施的,雖然很少施行,但仍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
中學
中學課程分為四種:
特殊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可以修讀高級母語,高級母語和英語兩者之一可以為第一語文。
快捷課程:4年制課程,學生只能修讀快捷母語課程,其他課程與特殊課程相同,英語為第一語文。
普通學術課程:5年制課程,學生在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通過後可以修讀第五年的課程,然後與特殊/快捷課程學生一起參加劍橋普通文憑考試。
普通技術課程:4/5年制課程,學生有2門主課,英語和數學,第四年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新加坡大部分學生修讀快捷課程,小部分學生修讀特殊課程,還有大約30%修讀普通學術或普通快捷課程。
新加坡的中學分為自主中學(Independent)、自治中學(Autonomous)和政府中學三種。其中自治和政府中學的學費統一由教育部規定,自主中學可以自定學費,一般要比普通中學的學費貴出許多,教育質量也比較好。新加坡政府從1992年起每年發布中學排行榜,根據每所學校劍橋普通文憑考試的成績,排出先後。沒有參加小學畢業會考的外國學生在報考排名前30所的學校之前,必須先參加由新加坡教育部主辦的智商測試,通過後才可以報考這些學校。但是至於是否接受申請的學生,則由各學校自行決定。
補充一點:新加坡從1979年開始設立特選中學,共10所。2006年,南華中學被評為第11所特選中學。特選中學旨在弘揚華族優良文化傳統,培養雙文化人才。
在中學低年級(1、2年級),特殊/快捷課程和普通學術課程中所有課程為必修課,包括了:英語、母語(部分學生為高級母語)、數學、科學、人文(包括歷史和地理)、英國文學、美術、技術、家政、公民教育、體育和音樂。而普通技術課程學生所有課程也是必修,包括了英語、母語、數學、電腦應用、科學、技術、家政、社會、公民教育、美術、音樂和體育。
在中學2年級末,根據學生的成績和學生的選擇,以及學校的課程設置,可以決定3、4年級的部分課程。中學3、4年級的課程是為普通文憑或N水準考試而設置的,選修的課程將是考試的課程。在特殊/快捷課程,必修課包括英語、母語(或高級母語)、數學,學生可以選擇一至三門科學課程(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一至兩門人文課程(包括歷史、地理、社會、英國文學,小部分學生可選擇馬來文學或中國文學),數學成績優異者還可以選擇高級數學。還有的學生則可以選讀音樂或美術。大多數新加坡學生選讀7~9門課程參加最終的普通文憑考試。除此之外體育和公民教育兩科為必修課,但是沒有考試。
中學生也必須參與課文輔助活動(Co-Curricular Activities)(以前稱為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成績在申請進入理工學院或技術學院時可以作為一門課程的成績,但是申請進入初級學院和高級中學只能作為加分,而不能作為一門課程的成績。
考試成績分為9等:A1、A2、B3、B4、C5、C6、D7、E8、F9,其中D7以下為不及格。在普通文憑考試結束後,學生要選擇一門第一語文(英語或高級母語)、一門數學或科學、一門人文科學,以及三門最佳學科的成績(L1R5),將所得等級相加,分數低者為優。修讀高級母語并獲得A1的學生能夠從總分中扣除2分,而課外活動獲得A1的學生也可以扣除2分,根據最後所得L1R5的成績申請進入適合的初級學院,高級中學或理工學院。要申請進入初級學院或高級中學的學生,L1R5總分不得高於20分,英語等級至少C6,第二語言等級最少D7,數學最少C6。
新加坡有兩種大學預備課程教育中心(Pre-University Centre),初級學院(簡稱初院,Junior College)以及高級中學(簡稱高中,Centralised Institute)。初院和高中學生可以選擇兩種類型的課程:理科與文科。所有學生都必須修讀3科劍橋高級文憑高一科目(H1)和3~4科劍橋高級文憑高二科目(H2)。高一科目包括綜合試卷(General Paper),母語(中學高級母語成績優異者可以不修)以及一科跨課程的科目(理科學生必須修讀文科科目,文科學生必須修讀理科科目)。另外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將可以在學院的推薦下選修高三科目(H3),高三科目使學生本身選修科目的進階,難度和程度都比較高。
兩或三年之後學生最終將參加劍橋高級文憑考試(GCE 'A' Level),然後以劍橋高級證書進入大學。
(對于我們而言,一定要上初級學院)
=====
祝你求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