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開學后新生怎樣度過新學期?國際學校和公立學校教學方式、環境等各方面差別都很大。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因為“不適合”國際(化)學校而被迫轉學!這對以為一切ok的父母來說是一個打擊!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在剛入學的時候順利度過“適應期”很重要!為了防止家長再次選擇學校,孩子還要當插班生。今天就來詳細說說國際學校開學后新生怎樣度過新學期?
常見問題:
低年級階段
幼兒園、小學的新生/插班生,這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想,融入會更快一點。而且這個階段的國際(化)學校招生,對孩子成績(語、數、外等)沒有太多硬性的要求。
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思想,您選擇的國際(化)學校對中文教育的重視程度是怎樣的?未來孩子會不會在中文教育上落后其他同齡小朋友?您是否接受這樣的結果。
高年級階段
初中、高中的新生/插班生,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構建了自己的思想框架,而且這個階段的國際(化)學校招生,對孩子有很多硬性的要求(英語是基礎)。
家長需要注意的問題:孩子是否可以接受/適應國際(化)教育的這種方式?孩子自控能力怎么樣?孩子英文水平怎么樣?
應對方案:
部分細心、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上學前,給孩子早早打好預防針,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國際(化)學校的學習任務其實并不輕松,不同于國內傳統的教育,學校考察的不單是學生的成績,而是一個綜合的結果( 運動、藝術、音樂、語言、科學無主次之分,都是考察的重點),需要孩子全面發展,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次挑戰。
學生角度:
1.語言的提升國際學校對語言能力的要求較高,學校氛圍也是雙語教學,所以孩子英語跟不上、溝通有障礙,必然會孩子會心急、焦慮。家長可以利用孩子課外時間,幫孩子報班提高英語成績,當然有些國際(化)學校內部會有這種提升班,家長可以和學校老師詳細了解一下。
2.自律國際(化)的學校環境相對比較自由,沒有按部就班的老師一直盯著你的學習,也不會反復幫助學生練習一個知識點,國際(化)學校的課外活動有很多,所以學生自己自律、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就很重要。
家長角度
1.家長首先要心態好,不要焦慮,不要給孩子傳達出負面的影響。很多家長自己內心很著急,生怕孩子在國際(化)學校不適應,追著孩子天天問,孩子的每件事她都要全部掌控,這種物極必反的錯誤做法,家長們一定不要犯!家長們心中有數就好。孩子的適應能力其實是比成人的要強,家長們首先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做到信任、理解和無條件的支持。
2.家長積極主動和學校老師溝通。區別于傳統國內教育,國際(化)學校非常歡迎家長的參與,家長們可以提前預約老師,從老師這邊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狀況。
3.不要拿成績作為唯一目標。區別于傳統國內教育,國際(化)學校培養的是孩子的全面發展,是一個綜合的結果,單純的成績不能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