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沈同學目前就讀于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AP項目,當談到她是如何能進入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時她給我分享了從小學到初中她所做的一切。
沈同學小學就讀于中關村三小,從三年級開始學英語,并參加了相關等級考試。四年級開始參加數學相關拓展活動,五六年級參加了巨人杯北京市語數英三科學術拓展活動,其中英語獲得了海淀區第七的成績。后來沈同學初中進入了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沈同學在小學時候就基本確定了未來要走國際路線,因為當時發現自己的數學不太好,英語很好,如果參加高考數學沒救了。而如果初中就進入到國際學校去學國際課程的話,她認為國際學校和國內傳統教育環境不一樣,還是想在公立學校就讀,這也是她高中選擇公立學校國際部的原因。“北大附初中很輕松,作業不多,我有很多時間去學課外的東西?!边@是沈同學在確定要走國際路線后選擇在北大附讀初中的原因之一。
在初中時,沈同學參加了數學AMC8的考試,7年級考出了世界前5%的成績。同年,她開始學習托福,首考成績是78分。學了一年后8年級考出了111的高分。她認為初中階段做的這些為她成功進入十一學校國際部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校內成績也是非常重要的。初三期末考完后她的區排是1400,公立學校國際部錄取時也是會看這些的。
當一路走在公立學校時,額外學習英語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果想在進入國際部的過程中有加分項,參加一些孩子喜歡的學術拓展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那從花銷的角度來看,這些的花費也是不小的。
從上面兩位同學的不同選擇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相同之處:都有花在校外的錢。如果從小學開始就在國際學校就讀,那么校外的英語補習也許會省很多,畢竟學校的英語環境氛圍是不錯的,但高昂的學費也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同樣,公立小學的孩子在校外學英語的開銷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當進入到初中階段,國際學校的學生更多的需求會在知識點的學習上,而公立學校的學生需要有英語的額外補充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學習能力這個詞聽起來會覺得比較虛,到底什么才算是學習能力?舉個例子,學校生物課學了個實驗,公立學校的學生能記住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每一步發生了什么都能記得清清楚楚。但如果讓公立學校的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實驗,去探究某一生物現象,同時完成實驗并寫出有數據分析的實驗報告,難度可想而知。并不是說國內課程的培養方式不好,只是國際路線培養更針對國外模式,與公立學校的培養模式不一樣孩子收獲的東西也就不一樣了。
以上就是《公立體系學生,高中想進入國際部需要做什么》介紹。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