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Alex Li李奕南是北京世青學校今年的畢業生,有意前往St.Andrews University(UK)攻讀哲學專業,他在畢業演講的時候致辭道:We are not made of wires and metal,but vessels and flesh.Nor are we born with a mind to accumulate wealth and power:we are here to live a good life.
讓人感嘆于這位少年的思考程度之深,對世界和人生的認識如此透徹,在這個年紀里實屬難得。
為方便閱讀,下文使用第一人稱講述
Part.1
老師可以幫你兜底學習的下限
上限則需要自己去把握
我小學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西城區的公立小學度過的。五年級時,我父母對公立學校的課程體系、老師的教學方法上有一些保留意見,希望我能轉軌到國際化路線。當時,我父母有個朋友的女兒在世青念書,反饋不錯,他們就把我也轉到了世青。
在世青的這幾年我是開心的。剛來到這個以英文為主的學習環境時,一開始我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經常需要當眾演講,一些作業要用PPT來完成,課程設置比較靈活……到了高年級以后,IBDP中文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第一年就明顯感覺到難度的飆升,甚至和體制內的中文差不多了。
由于我們要學6門學科,其中3門是高水平(high level)的,要想保證自己不偏科,就需要嚴格的時間管理,在學習方法上也需要有所轉變。
我的經驗是,在時間上要做好提前規劃,可以給自己設計一套獎懲系統,還可以找到自己的“驅動點”,比如我喜歡戲劇,我就會給它預留出更多的時間。
IBDP的學習方法偏向于探究。比如想要學好經濟這門課,就要結合時事新聞去做一些分析題;物理學、心理學要寫實驗報告;數學則需要結合課內的內容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甚至可以往更加細分的領域進行個人的研究。
因此,這就需要學生有很強的自制力,必須有自己主動學習的能力,才能在學術上取得一定的成績。老師可以幫你兜底學習的下限,學習的上限則需要自己去把握。
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如果說公立教育的模式是知識體系的搭建,那么國際教育的這種學習方式則更偏向于個人能力的培養。
在世青讀到八年級時,因為家里人在香港工作,不希望我長期和他們兩地分居,于是家人把我接到香港的學校念了一個學期。也正是這次經歷,讓我更加堅定了對國際化教育路線的選擇,也對我后來的學術偏好有了一定的影響。
我去的是香港的一所公立學校,我在那邊適應的很快,但對于這套公立體系確實喜歡不起來。
香港的物理、化學、生物到初三才開始學習,語文課所涉及到的文言文比內地還要難,課程設置單一,沒有國際學校那樣的靈活度,因此我既沒機會鉆研課題,又難以發展自己感興趣的能力。也是在那時候,我第一次感受到古人的思鄉之情。
這次插班的經歷,讓我看到了社會的另一面,我看到了文化的差異,社會的理念沖突,我想探究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便有了對人文社科的興趣。
Part.2
大多數人不會去琢磨的問題
讓我樂此不疲
九年級我從香港轉學回到北京世青。我還是更喜歡后者,在人文課上,我有機會去鉆研自己感興趣的論題,為它寫上兩三千字的論文,在英文課上,我也不再機械式地學習語法,而是用更有趣的方式從表達中習得語言。
也是在那時,我養成了閱讀習慣。起因是我在八年級時,感覺自己的英語到了瓶頸期,原本以往輕輕松松就可以獲得的高分,在日漸變難的課程中有些捉襟見肘,這讓我郁悶了好一陣子,便下定決心重新撿起閱讀的習慣。
我一有時間就開始閱讀,通過書本,豐沛我的精神世界和知識儲備。
我喜歡看暢銷書榜,卻不是大眾書店的暢銷書,而是偏知識、人文社科、哲學類型的書籍。選書的時候,我也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探索旅程進行挑選。
我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最近在閱讀的是《Taylor Carman-Merleau-Ponty》、《The Life you can save》,我經常會買一些哲學家的書,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發現有某個當代思想家也受到這個哲學家的影響,我會再去把那個當代思想家的書買來看。
所以閱讀對我而言,其實是思想和知識體系搭建起來的過程,而且這個體系有一定的銜接,它真的能帶來很多知識上的滋養,幫助我拓寬視野。
我認為世界并不是我們真正看到的樣子,所有事物本身都在隨著時代不斷變化,而哲學是可以不斷探究事物本質和思想的學科,也可以和很多現代學科,比如社會學、心理學有很強的聯系。
這些知識,可以帶我探究很多思想本質。大多數人不會去琢磨的問題,卻讓我樂此不疲。
通過閱讀一些哲學類書籍,我常常會用哲學的角度去思考一些現實意義的問題。我會思考所謂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究竟是什么?媒體對于大眾的影響究竟是什么?人工智能究竟會給社會帶來怎樣的沖擊?它究竟會給人的存在、生活、思想帶來怎樣的影響?
很多時候都是通過書籍和思考教會我一些事情,潛移默化的引領我接下來的方向,讓我產生某種內驅力,促使我想要鉆研、深究事物的本質,這些思考讓我覺得很開心。
我也在申請大學時選擇了哲學專業。關于這個專業將來會不會受市場歡迎?其實我不太關心它能不能在物質上滿足我,我當下有這樣的熱情和理想,就足夠了。
Part.3
一位好老師就像一盞明燈
八年級時,我參加了學校的戲劇社。也是在這里,我遇到了一位對我性格影響很大的人。
在一部戲劇演出項目中,他是我們的指導老師,他總會通過某段文學節選,耐心引導我找到自己在舞臺上的表演形式和表演狀態,包括每句話該如何咬字,每個情節該如何表現,每個人物內心該如何挖掘......
這個過程中,他對我能力和興趣的培養,以及對我的鼓勵和肯定,確實在我的高中三年起了很大作用。
他是真正讓我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有自信去臺上展現自我的人,他讓我這么多年第一次敢于釋放自己內心的表達,也終于讓我跳出了舒適圈。
當時學校的戲劇幾乎都是英文劇,出于對戲劇藝術的喜愛,和對身份認同的探討,我和同學一起創立了中文話劇社。在社里,我擔任類似管理者的職位,導演、演員、指導、燈光、設計等工作都會參與。
在那之后,我變得越來越主動。我開始在學校參與各種活動,還主持了學校好幾個大型活動。
我還和大家一起排了兩部短劇。一部是民國劇,講民國時期的夫妻之間出現糾紛的故事。另一部是家庭劇,由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柳家大院》改編而成。兩部劇都與我們當代的社會問題有聯系,也能給現在的年輕人一些思考。
因為有老師的鼓勵,我找回了自己的表達欲。很慶幸,我可以站在舞臺上,把這些有感染力、可以引人深思的藝術帶給大家。
Part.4
我們需要適時地建立悲觀主義的情緒
在畢業典禮上,我作為畢業生代表,在老師同學面前做出了自己的畢業演講。在演講中,我說:
“我們需要適時地建立悲觀主義的情緒。理性地認識即將面對的困難,想象可能會發生的一切。然后,再帶著堅定的內心,以及堅忍不拔的意志,去尋找答案。”
在我看來,堅持是很重要的品質,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修煉出堅定的內心。
從小到大,我對榮譽、對外界的評價、攀上高位沒有追求,一直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但我對喜歡的事情,卻很執著。
我一度希望自己能成為“圣人”,但那樣好像就不是“人”了。畢竟圣人太神圣,他缺少與世俗的聯系,站在高處反倒和我的想法背道而馳了。
我還有一個學術夢,在未來想做學術研究。所以在大學,我會繼續去廣泛閱讀,去旁聽其他系的課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我也會保持對戲劇的興趣??赡軟]那么多時間去自己拍劇、演戲,但我也會不斷地進行關于戲劇、藝術形式理論的了解和學習。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去爬上這座塔,但我會堅持。
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是希望可以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在學術道路上一起堅持。
以上就是《李奕南:一個孩子如何從懵懂的成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介紹。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Chengdu Meishi International School)是一所位于中國成都的國際學校。學校提供全日制的教育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全球意識和領導力。【引入】...
國際教育路徑最主要的載體就是國際學校,所以分析國際學校利弊之前,我們對國際教育需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國際教育的廣義定義是培養擁有國際化視野,符合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需求...
在現如今的社會,當談到國際教育時,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把孩子送出國留學。但是,真正的國際教育并不僅僅是這樣簡單的概念。它涵蓋了許多方面,包括不同國家教育資源的差異、教學水平...
隨著擇校旺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糾結:國際教育路線是從小學、初中開始就選擇國際學校還是高中的時候再選擇國際班?針對家長們的這一問題,小編今天整理出三條學生常走的國...
綠城常春藤國際教育 綠城常春藤國際教育隸屬于綠城教育集團成立于2010年,是浙江省獲得牛津AQA (英國國家考試局,AQA注冊號96290和愛德思Edexcel (英國國家職業學歷與學術考試...
【學校介紹】北京世青學校是一所可招收中外籍學生的全日制學校。學校經北京市教委批準,于2001年建校,原名北京市世青中學。2003年,經朝陽區教委批準學校增設了初中部,成為完全中...
2024-07-31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7
2024-05-10
2024-05-10
2024-12-23
2024-12-23
2024-08-05
2024-07-31
2024-07-31
2024-05-19
2024-05-18
2024-05-18
報名咨詢電話:400-805-3685
國際學校擇校網